投入1200天制作的数字乌托邦
一切的开始:
想法源于不满,每次打开各大App和网站,看到的界面好像都是被精心设计的注意力围猎场。这里用户看得最多,要在这里放上各种业务入口。用户浏览时一定会注意到这里,要在这里放上广告、课程、借贷。什么功能都想要塞到自己的界面上,简直就是比实体店铺还要拥挤的像素贫民窟。这些被商业逻辑编码的界面,就像是购物中心里被品牌包场的橱窗展位:用户看似在自由浏览,实则每一步都是在预设的消费主义迷宫里穿行。数字世界没有现实世界的种种物理限制,理应可以更加自由,现实世界中,我们无法轻易改变建筑的空间结构,但在数字世界中可以。
我想做一个自由的个人效率工具,支持随意排列组合界面布局,就像搭建乐高一样,而且里面的每个功能都应简约、纯粹、实用。一个想法慢慢的就这样形成了,在没有团队和其它资源的加持下,一个人想要实现这个想法,这条路注定是无比漫长的。
想法源于不满,每次打开各大App和网站,看到的界面好像都是被精心设计的注意力围猎场。这里用户看得最多,要在这里放上各种业务入口。用户浏览时一定会注意到这里,要在这里放上广告、课程、借贷。什么功能都想要塞到自己的界面上,简直就是比实体店铺还要拥挤的像素贫民窟。这些被商业逻辑编码的界面,就像是购物中心里被品牌包场的橱窗展位:用户看似在自由浏览,实则每一步都是在预设的消费主义迷宫里穿行。数字世界没有现实世界的种种物理限制,理应可以更加自由,现实世界中,我们无法轻易改变建筑的空间结构,但在数字世界中可以。
我想做一个自由的个人效率工具,支持随意排列组合界面布局,就像搭建乐高一样,而且里面的每个功能都应简约、纯粹、实用。一个想法慢慢的就这样形成了,在没有团队和其它资源的加持下,一个人想要实现这个想法,这条路注定是无比漫长的。
时间历程:
① 2021年8月
经过前期大量准备后,在这一天,我写下了第一行代码。
② 2023年2月
在敲下第一行代码后的500多天时间里,我陆续完成了各个功能,并上架了数据盒子、日记盒子、习惯盒子、纪念盒子、Time盒子、Todo盒子这六款App。
③ 2025年1月
在之后的700多天时间里,我又持续优化并完善了这六个盒子App,涉及大大小小几十个功能,并且最终完成了尘迹App的制作与上线。至此,一共花费了1200多天,我完成了自己心中的数字乌托邦-尘迹App。当然,这里统计的时间还不包括自学编程、前期产品设计等事情上花费的时间。
尘迹App的核心理念:
支持100%自定义界面布局,你可以随意排列组合导航栏&视图组件,以实现完全不同的界面布局,并在这些界面布局之间随意切换,真正意义上能做到千人千面,以满足不同人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的功能需求。尘迹App可以是日记App,可以是习惯打卡App,可以是时间管理App,可以是日程清单App ……
#尘迹 #小红书独立开发大赛 #效率工具 #宝藏APP #宝藏软件 #小众软件 #日记App #习惯打卡 #时间管理 #目标管理 @科技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