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分享
好东西不私藏

分析《电波》电影相较于舞剧的优势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4-08-30,某些文章具有时效性,若有错误或已失效,请在下方留言或联系老夜

分析《电波》电影相较于舞剧的优势

分析《电波》电影相较于舞剧的优势

分析《电波》电影相较于舞剧的优势

分析《电波》电影相较于舞剧的优势

分析《电波》电影相较于舞剧的优势

分析《电波》电影相较于舞剧的优势

分析《电波》电影相较于舞剧的优势

分析《电波》电影相较于舞剧的优势

分析《电波》电影相较于舞剧的优势

分析《电波》电影相较于舞剧的优势

【上一篇文章分析过电影内核,这篇是对在内核之外的其它电影技法的分析。
字数限制,完整版请直接看图片。】

在电影本身独特的内核之外,电影技法本身也给《电波》带来了许多舞剧不具备的优势。

第一,电影可以让观众无论在什么位置都可以近距离欣赏那些不可错过的人物细节。
哪怕是一个微表情,一滴泪,都可以尽收眼底。

第二,镜头的运用。
镜头可以有选择地聚焦观众的注意力,
在运镜同时极大地增强某些关键点的张力和表现力。

比如女特务敲门时候的特写堪称经典——
镜头从女特务的角度向前给手部特写,
从敲门动作到手指推门再到男人向前扑,
但被两根手指轻轻抵住。
镜头向前推移展开再骤然停滞,
指尖轮指的美感和开门的压迫感、身份揭露的爽感以及拿捏一切的运筹帷幄……
全都被镜头展现地淋漓尽致。
假如是肉眼直接看全景,效果大打折扣。

类似的,男主回到裁缝店找到线索之后的纵深镜头——
里面是裁缝店男主在找线索,
外面是女特务和埋伏的人。
镜头逐层拉远,
加上完美的镜头比例,
艺术感拉满。

还有车夫的楼梯追逐戏——
在激烈的追逐后即将逃脱镜头一转,
直面冰冷的枪管。
戏剧性的压迫感达到顶峰。

第三,剪辑可以更好地连结历史、故事与现实,
同时还能造成视觉的留白,
在不同的剪辑节奏中强化情感。

比如第一段双人舞时候背景的枝头花绽放。
假如在现场,背景图的细节很容易被忽略。
但在电影里,特写下的枝叶与花朵层层缓缓绽放,犹如二人的情感缱绻蔓延。
两个镜头随着音乐节奏重拍交叉剪辑在一起,画面是舞蹈动作情感的延伸,同时给观众片刻想象的空间。
堪称剪辑节奏的教科书,也是美学的教科书。
比单纯的双人舞动作在情感表达上高了很多层次。

包括后面的一段双人舞——
二人衣裙纯白,像是对死者的祭奠,又像是生命初生时的纯净无瑕。
背景是飞扬的亮光。

这一段也是舞蹈和背景交叉剪辑,算得上是全篇最意识流的一段。

背景的亮光是散落成碎片飞扬的,像是星星之火;
同时又像潮汐涨落,预示生命的消逝与新生。
这时的他们是纯净到圣洁的男欢女爱。
得知女主怀孕后,他们共同欢喜地迎接新生命的诞生。

这种意识流的表达方式留给了观众很大的畅想空间。

当光影交织的时候,人物内心在想什么?
潮汐的涨落,是否是生命的涨落?
飞扬的火光,是否能汇聚成燎原之火?
新生的不止是他们的孩子,还有新生的中国。

【未完,完整版见图片】
#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 #影评

本站文章均为手工撰写未经允许谢绝转载:夜雨聆风 » 分析《电波》电影相较于舞剧的优势
×
订阅图标按钮